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师资队伍  > 政治学系

政治学系

杜香玉
  • 系    所 政治学系
  • 职    称
  • 办公房间
  • 职    务
  • 电子邮件
  • 办公电话
  • 个人介绍
  • 研究成果
  • 研究课题
  • 讲授课程
  • 奖励荣誉

个人介绍

(一)教育经历
2015年-2020年 云南大学 历史学博士学位(硕博连读)
(二)工作经历
2020年-2022年 云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(师资博士后)
2023年-2025年 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
2025年至今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

研究成果

(一)专著、教材

专著:

《和谐共生:西双版纳生态安全治理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4年。

《物种引进与生态变迁:20世纪西双版纳橡胶环境史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2年。

佤族聚居区灾害文化变迁及转型研究》,云南人民出版社,2023年。

教材:

《生态文明教程》,中国环境出版集团,2023年。

编著:

《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绿色实践研究》,科学出版社,2021年。

《云南环境保护史料编年第一辑》(1972-1999年),科学出版社,2019年。

《云南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事件编年》(第三辑),科学出版社,2018年。

《云南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事件编年》(第一辑),科学出版社,2017年。

《云南省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事件编年》(第二辑),科学出版社,2017年。

(二)学术论文

《民国时期橡胶种植技术的环境限制与本土改良》,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2021年第5期;被《新华文摘》2021年第14期纸质版论点摘编,《新华文摘》(网络版)2021年第14期全文转载

《生态文明理念下橡胶种植生态修复的西双版纳实践》,《学术探索》2021年第7期。

《佤族社区灾后重建中的利益博弈与文化重构——以沧源县芒卡镇莱片村“3·01”地震为例》,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》2022年第4期。

《生态命运共同体视野下中国本土生态智慧的理念表达与实践路径》,《云南社会科学》2020年第4期。

《环境史视域下物种的本土适应与局限——以20世纪上半叶橡胶资源的开发为例》,《暨南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0年第7期。

《从战略资源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——对20世纪以来橡胶引种的认知与反思》,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》2020年第1期。

《佤族灾害认知及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研究》,《民族论坛》2020年第2期。

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论》,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》2019年第3期。

《清代云南灾害应对体系研究》,《清史论丛》2022年第1辑。

《人为开发与环境困局:清以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变迁的原因探析》,《环境社会学》2022年第1辑。

《茶叶种植的生态负效应及本土智慧——以勐海县章朗村为例》,《中国西南文化研究》2023年第1辑。

研究课题

(一)主持
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构路径研究”;
主持云南省“兴滇英才支持计划”青年人才专项“西南边疆生态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构研究”;
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科研项目“云南生态安全屏障变迁及建设研究”;
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科普项目“大理古生村:看得见的美丽,记得住的乡愁”;
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二等)“新时代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现代化研究”。 (二)参与
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”,云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及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“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实践经验研究”,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“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保护和传承研究”,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“云南少数民族本土生态保护知识研究”,云南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“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法、路径和对策研究”,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文化“百项精品”工程“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传统灾害文化纪实丛书”,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双六工程特别委托重大项目“中国生态思想史”,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项目“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”,云南大学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科(群)特区高端科研成果培育项目“边疆生态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调查研究”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。

讲授课程

《西方政治思想史》《边疆政治学》《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》《当代中国对外关系》

奖励荣誉

云南省“兴滇英才支持计划”青年人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