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新闻动态  > 科研成果

科研成果

何阳: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公共性叙事

发布时间:2025-05-21   浏览量:

文章来源:何阳 |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公共性叙事[J]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2025(4)


摘要:公共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特质,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紧扣社会的公共性生产展开。社会的公共性生产离不开公共身份、公共空间、公共活动、公共利益和公共精神等要素,这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形象共同体、安全共同体、发展共同体、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互嵌互融的集合体。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遵循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生、共在、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逻辑,主要在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生活工作的区域范围内,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追求和捍卫最大化的共同利益,形塑公平、正义的价值理念,从而培育其公共性。其中,中华民族指向公共身份,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作用对象;区域范围指向公共空间,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场所场域;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指向公共活动,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方式;追求和捍卫最大化的共同利益指向公共利益,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要义;形塑公平、正义的价值理念指向公共精神,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共识。未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在构建形象共同体、安全共同体、发展共同体、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上积极作为,提升公共身份的认同性,维持公共空间的秩序性,助力公共活动的广泛性,增强公共利益的可及性,赋予公共精神的现实性。


关键词:中华民族共同体;公共性;公共身份;公共空间;公共活动;公共利益;公共精神


文章全文见附件